水文师说|匠心润桃李 丹心育英才——访张行南教授

2021-09-23 25

 

 

个人简介

张行南老师

      张行南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得河海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7年聘为教授,2012年聘为二级教授。曾赴香港理工大学、瑞典水文气象研究院、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等从事博士后和合作研究。曾任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和副主任、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主任、河海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150多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次,发表论文200余篇。

     张行南教授长期从事流域水文与洪水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流域产汇流理论和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构建、流域水文模拟的地学基础与水文模型参数推求理论、多阻断河网径流过程拓扑关系重构和洪水预报方案构建、实时水文预报新技术、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山洪灾害预警、长江口杭州湾滩涂地形演变、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实时洪水预报、洪水灾害防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果显著。

 

与水结缘 感念恩师

     1978年夏天,张行南老师高考结束。彼时中国,百废待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年少的张行南老师拿着高考志愿,立志报考国家重点大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父亲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那时候对我们来说,水文是一个新专业,新入学的学生们对这个专业大部分不是很了解,许多同学是从其他专业调配来的。”张行南老师向小记者们说。带着这份懵懂和内心的期盼,张行南老师开启了在这个专业的漫漫探索之路。

      随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他越发认识到水资源利用、防洪等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也更加直观感受到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真正造福百姓生活的专业。与此同时,华东水利学院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学风,也让他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热爱有加。大学期间,张行南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在上课期间和晚自习期间,华水校园的马路上几乎空无一人,大家都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无论什么课程或者有没有老师”。他至今仍记得,有一次班里发了一张电影票,是高仓健主演的《追捕》,这部电影在当时十分受欢迎甚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手握这张票的张老师特别想去看看,但是周围的同学们都在学习,“大家抱着书往教室走准备开始上晚自习”,纠结很久之后,张老师最终放弃了看电影,跟着同学们走进了教室。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氛围,张老师也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

      本科毕业后的张行南老师选择继续在校深造,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赵人俊老师。赵人俊教授1945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原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河海大学任教,曾任华东水利学院党委常委、水文系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赵人俊教授为我国的水利和水文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我国水文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张行南老师印象里的赵人俊老师,是一名严谨治学的老师。赵老师讲解水文学基本理论时,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的水文预报案例,都是赵人俊老师用他亲自验证过的中国实际应用作为例子,千方百计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赵老师的影响下,张行南老师也一直保持着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状态。此外,赵人俊老师也是一名睿智的学者。赵老师非常重视总结教学和科研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体会,从哲学的角度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这个特点对学生张行南影响十分深远。在赵老师的影响下,张行南老师在学习阶段始终保持着认真刻苦、不断钻研的状态,严格要求自己。1985年,博士在读的张行南老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外出考察的张行南老师

 

诲人不倦 驰而不息

    从河海毕业后,张行南老师选择留在河海做教师。关于这个职业选择,张老师说:“原因说简单又不简单,在那个时代,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也不知道这么多选择,没想那么多。但是,当时的我们心里很明确,那时候中国百废待兴,中国要靠我们这些人一代又一代努力强大起来,我们要为国家做贡献,这是肯定的”。张行南老师成长于书香门第,他的父母、舅舅、舅母、爷爷,甚至爷爷的爷爷都一直从事教育行业,受到家庭的影响,张老师认为教书育人,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自幼在校园中长大的张老师也十分喜欢校园生活,更喜欢接触年轻人和年轻的思想,成为河海大学的教师,成为了他的职业选择。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要做好这个的前提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张老师说。至今张老师对自己的第一次备课印象十分深刻。他一直告诉自己要讲清楚讲明白,于是做了充分准备,结果上课前才发现自己的备课笔记比讲义还厚。他始终认为只有充分备课才能上好课,能上好课的优秀的老师往往不需要在课堂上看资料,所有内容烂熟于心,很自然的就写在黑板上,讲给同学们听,授课应该行云流水。上完每一堂课后,张行南老师都会“复盘”自己的讲解,哪个地方好像没有讲好,哪个地方可能学生没有听懂,下一次要不要换个角度要不要换个例子等等。

     此外,张行南老师还十分珍惜上新课的机会。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行南老师和另一名老师换了课,他需要主讲自己未曾学过的课程——《水质预报》。于是,张行南老师立刻冲到学校图书馆借了20本相关书籍,两个月的时间翻来覆去学了几遍,写了两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总算是有点底气上课了”。这个过程张老师觉得十分有成就感。更有趣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张老师还发现了书中的一些错误。这次经历给张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自己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应该敢于挑战,让自己去更多的学习,做更深的研究”。

     要把课程上好,也离不开科研。张行南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自己总结出的十分重要的两组辩证关系。一是做科研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无论什么学科的科研,不能纸上谈兵,不能眼高手低”,只有跑水文站,亲身经历和实地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水文测验的真谛。只有在野外亲眼看到了高山峡谷、河漫滩、洪水过程等实际景象,才能理解水文学的精髓。只有实实在在动手干,去整理数据,去核对细节,才能达到深刻的认知。只有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提出问题,才有持续做研究的动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二是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张行南老师认为,对于老师而言,给学生传授知识是本分,所以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上好课。做科研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是“自己学习”,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反过来促进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给科研提供“源泉”,形成另一个循环。

张行南老师与部分毕业生合影

张行南老师指导学生团队实践

 

谆谆教诲 殷切期望

     成为一名老师,是张行南老师不悔的选择,也是他倍加珍重的角色。张老师说,“教书育人,想要做好这四个字不是一件易事,‘打铁还要自身硬’就要先坚持下来”。张行南老师希望年轻的教师们重视培养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要注意,教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要全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在上每一堂课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才能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在日常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注重修养。青年教师们现在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修养自己的内心更为关键,在工作过程中,少一些功利心,用更加纯粹的心态对待教学和科研,才能有所建树。

     面对小记者们,张行南老师也给了年轻学子一些建议:“学习是第一要务,学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水文这一类自然科学的学生,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和老师可能还有更高的要求,同学们可能会感觉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研究枯燥乏味,但是希望同学们相信,今后的工作一定能充分感受到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收获。不过,“学习肯定不单单是专业知识和学校里的学习”,张行南老师补充道。他告诉小记者,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读书,要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有更广阔的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尤其是当代的青年学子,在祖国发展的新时代,拥有更多的信心和更好的条件去奋斗,也肩负了中国复兴的使命。“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自己国家的,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把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未来也就是在你们手里”张行南老师说。他鼓励同学们常常思考一下自己学习的目和动力,鼓励同学们要从社会责任、国家未来的角度来思考,要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来考虑问题,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近来新冠、阿富汗大变局等事件,非常生动地诠释了这些问题。更有前瞻性地考虑人生问题和个人问题,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张行南老师在乌东德水电站

讲座中的张行南老师

来源:任瑞杰 王丽超

编辑:胡春凤

审核:陈培玲 莫晓曼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hhushuiwen@163.com

水文水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