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

院士们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实践经验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水文水资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 浩(1953.8.13 -)水文水资源专家。出生于北京市,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整体引领并推动了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在对天然水循环过程、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环境过程、水生态过程和水沙过程耦合机理系统识别的基础上,创建了水循环多维调控技术体系及水资源量-质-效联合配置与调度、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项应用技术。上述理论与技术已在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与调度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重大咨询项目,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流域级、省级重大规划项目,并在十余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担任中方专家组组长和专家。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中国优秀图书奖一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建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建云教授,1957年8月出生,江苏沛县人。1982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大学毕业。1987年5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12月获爱尔兰国立大学一等荣誉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6月爱尔兰国立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建云教授长期从事水文、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水电信息化等科研工作。曾长期从事和负责全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研究并主持开发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会商系统”、“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为国家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和一期工程建设的技术工作,构建了国家防汛抗旱减灾决策平台,提升了全国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水平,推动了全国水利信息化。该工程已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洪水预报理论研究及应用、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和适应研究、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编写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等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张建云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863、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参编著作4部、主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指导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2名和硕士6名。  

张建云教授曾任水利部水文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兼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江苏省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