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文院学生开展了寻访红色水利印迹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下,7月12日起,团队成员以“返家乡”的形式实地走访了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贵州遵义等地,通过寻访红色水利印记,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水利记忆、访谈红色水利人物、挖掘红色水利故事、体悟红色水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
江西瑞金的团队成员首先前往瑞金红井旧址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背后的红色故事。队员们还参观了中央苏区水利史陈列馆,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水利事业的起步,团队成员感慨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也振奋于翻天覆地的新时代,感动于每一代人的奋斗和牺牲。
在陕西延安,团队成员走访了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修建的水利设施——幸福渠、南泥湾渠。在艰苦的建设岁月,干部带头、军民齐心,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修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得以顺利实现,这些水利设施对改善军民生活,支持抗战救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河北的队员则是参观了沕沕水水电站,建设者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夜以继日艰苦施工,用7个月的时间修建完成。电能不仅使西柏坡的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还加强了与各战场的联系,发往各战场的193封电报,全部以沕沕水水电站的电力为动力,为指挥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团队成员还先后走访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大发天渠、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及内蒙古自治区兵团博物馆,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建设祖国、发展水利事业的坚强决心,也感受到不畏艰苦、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水利人本色。
通过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水利事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水之子”要传承和弘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开拓精神,团结一致、携手共建的协作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为践行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不懈奋斗。(文:莫晓曼,编辑:季斐斐,审核:陈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