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 怀、纪 念

2013-10-12 712

自我来到水文系学习,毕业后留系工作,直至1985年春天离开,前后二十多年,深悉全系师生对刘先生的尊敬和仰慕,为水文系有他和他率领的强大教师团体感到荣耀、自豪。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水文的积极性。原本不愿意学水文专业的人,态度有了迅速转变。先生的渊博学识,刻苦钻研精神,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成了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而刘先生时刻关心着学生们进步、成长,牵挂着各地毕业生的表现和成就。他经常向我们教师打听一些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先生潜心于水文科学研究和教育,做出卓越贡献。但在“左”的路线影响下,教育战线出现了像1958年“教育革命”,“教育大批判”,刘先生和一批老教授首当其冲,受到批判。一个个“斗、批、改”小组成立,提出“丢掉洋拐杖”口号。从老教授的教材、著作中找“问题”来拷问老师,一波接一波造声势。面对部分学生的激进情绪,刘先生镇定自若,对所有“问题”有条不紊叙述,精确无误地将公式推导清楚,使提问者无懈可击,令在场者感叹,佩服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实力,先生的威望不是降低反而更高了。最终,这场闹剧必然无功收场。

刘先生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所带研究生,以审批为例,十分严格,逐字逐段批改,凡是所提公式,先生要亲自推导一遍。在办学经费使用上要求办公室开源节流、节省开支,不能大手大脚。比方在师生外出实习队里,要求各队不要自购小瓶墨水,统一买大瓶的,再分别用小瓶装换,用多少装多少,不要浪费。看出先生勤俭办学风范。

先生厚德怀流水,高风接远天,凡国家遭遇大灾之时,他大爱无疆,一定慷慨捐款。先生是清华毕业校友,1993年天津大学——百周年校庆活动,他捐了500元活动款(当时先生的工资只有496元)其他校友一般是捐200元。以小见大,看出他大方豁达胸怀。

先生为人低调,儒雅学者风度,谦虚谨慎,从不张扬自己。平时对同学、下属、学生十分爱护,非常尊重。在我与先生多年接触中,说事情谈工作,先生态度总是十分恳切,平静而耐性应和,没有一点师尊倚老的味道。有时去先生家造访,先生总是礼迎礼送我出门,反倒让我十分过意不去。

先生最忌恨溜须拍马之辈,斥之为“小人”,对不平之事,也能一吐为快,加之鞭笞。从先生身上透出一股正气清风。这种人格之美与其杰出学术成就,共同铸就先生英明垂千秋的丰碑。

林柏成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