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星芒|勤学求真,立志行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黄一昕

发布时间:2023-04-09浏览次数:67

黄一昕

黄一昕,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2019级博士班副班长,曾任水文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已发表学术论文1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江苏省科创项目1项,并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及奖励10余项。

学业——专心致志,孜孜以求

黄一昕同学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从认真聆听老师的课堂讲授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她不断汲取理论和观点填补自己的知识盲区。从每一份课堂报告到每一次汇报展示,她都倾注心力、全力准备,从中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表达能力。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科目,她会构建知识体系,认清知识本质,继而融会贯通;对于学习难度大的科目,她会先归纳出难点,然后标记出重点,最后逐个突破。脚踏实地的态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她的学习成绩稳中向前,连续四年获得校级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并在博士第三和第四学年年级综合排名第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黄一昕时常提醒自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要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提高学习的专注度,增加学习的有效时间,享受学习带来的充实感,只有日积月累,才能行稳致远。

科研——不畏艰难,持之以恒

硕士阶段,黄一昕尝试在许多研究方向上进行探索,也听了很多讲座报告,但是始终没有进展。就在她迷茫之际,导师梁忠民教授发现了她擅长数学的优点,不断提点她、鼓励她,建议她对课本上的“设计洪水同频率组合”问题进行突破。谋定而后动,通过反复的理论公式推导以及大量的统计试验分析,黄一昕终于明晰了课本上这个一直悬而未解的问题。迈入博士阶段,黄一昕开始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投稿至国际学术期刊,但却收到近百条意见。这让初出茅庐的她,倍感压力,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此时,循循善诱的梁老师让她不要害怕有意见,尤其不要怠慢任何一条有建设性的意见,应抓住机会改善自己的论文。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她在第二篇SCI论文发表过程中,回复了评审专家整整76页的全英文逐条意见,最后将完善好的稿件投至地学类顶级期刊,文章很快就被录用了。这两段经历让黄一昕认识到:学术与科研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适合的选题、积极的思考与不懈的努力。

实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科研之余,黄一昕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她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均担任班级副班长,协助辅导员和班长处理各种班级事务,任职期间所在博士班级获河海大学“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曾担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参与组织“文明离校”跳蚤市场、“研究生啦啦操”大赛等活动,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为同学们服务。她抓住机会,立足专业所学,参加水文院博士团“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暑期社会活动。在黄委水文局,她作为代表学员作专题发言,与河海大学的优秀校友们深入交流,获益良多。她还主动参加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宣传活动,并在武汉站和南京站做志愿服务工作,以求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黄一昕深知:仅有理论知识或许只能造就空中楼阁,而亲身的实践是铸成楼宇的根基。

寄语——心怀感恩,不断成长

黄一昕有幸遇到了良师梁忠民教授,在他的课题组中得以快速成长。同时,她还得到了组内王军、李彬权和胡义明老师的大力帮助,以及同样获得“国奖”的黄华平师兄和肖章玲师姐的不断鼓励,这让她的科研之路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黄一昕将自己的经历分享,传递切身的经验与感悟,给予学弟学妹们四点建议:一、掌握学习方法,提升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认真聆听课堂讲授、积极参与课堂和课题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有效学习,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开展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二、敢于面对困难,勇攀科研科创高峰。要学会积极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在面对来自外界的意见和批评时,也不要失去自信,更不要逃避,要抱着求真务实、尽善尽美的态度,积极倾听建议并改进自己的研究。三、深入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践行使命担当。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可以通过担任学生组织或班级干部、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争取为学校乃至国家更好地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四、感恩身边的人和事,传递生活正能量。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定会遇到许多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和事。我们要珍惜和把握这些身边的机会和资源,也要多向身边的人表达感谢之情,同时积极发挥“传帮带”精神,多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生活的正能量。


供稿:黄一昕  编辑:吴晓芬  审核:陈培玲

最新动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