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推动技术装备科研成果支撑防汛救灾 河海大学牵头国家重点专项3项成果入选

发布时间:2020-08-28浏览次数:1199

近日,科技部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等重点专项中遴选出24项技术装备、成果来支撑防汛救灾。其中,河海大学水文院与计信院牵头10个单位组成的项目组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中小河流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短时临近精细化雨量预报场技术、精细化网格预报与智能化预报系统、网格化精细预报降雨径流水文模型等科研成果获推荐应用。

项目研发的短时临近精细化雨量预报场技术,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雨量实况场、雷达智能外推和GRAPES-3公里模式,利用气象水文耦合技术,将降雨数值预报结果和洪水预报进行耦合,降雨预报精度提高了3%5%,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从过去的1天延长到3天,在今年汛期气象预报服务中得到较好应用。

精细化网格预报与智能化预报技术,能够进行网格化流域预报与流域管理,实现应用区域内任一地点流域河流的流量及水深预报。该项技术已集成到中小河流预报预警与智能调度平台中,在安徽屯溪,福建漳州以及南京秦淮河4个中小河流流域实时预报中得到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网格化精细预报降雨径流水文模型技术,综合考虑我国华北地区下垫面变化影响以及西北地区超渗产流的水文模型。项目研发的栅格新安江-海河模型、栅格蓄超动态组合模型和栅格蓄超动态组合-拦蓄模型,实现了对流域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的时空过程甄别和对地表水利工程拦蓄与地下水超采影响的精细刻画,有效地提高了半干旱半湿润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地区的洪水模拟预报精度。目前模型已经开发完成,初步具备应用到海河流域等预报难点地区,为今年“七下八上”华北防洪关键期洪水防范应对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供稿:水文水资源学院  编辑:  审核:

最新动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