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若水”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18-12-27浏览次数:784

为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我院毕业生分布格局,我院自20187月启动“若水”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始终将若水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精心策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半年多来,“若水”学员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学术视野,从实习中得真知,于交流中促进步。

深入一线,部委实习得真知

基地实习是历练青年人才的良好方式,也是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20188月, 7名“若水”学员分别前往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水文水资源监测评价中心、北京金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当时正值我国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若水”学员得以零距离参与部委单位的相关工作,初步了解国家水利及气象部门宏观的政策制定与决策过程。

通过此次实习,学员们开拓了眼界,锤炼了本领,增长了才干,更全面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实习期间,国家部委单位责任之重大,新时代的水文工作之重要,机关工作之细致严谨,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学员受触动和教育的,是水文人的政治品格、大局意识、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实习归来的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以致用,勤勉工作,虚心学习,积极作为,不负学校、学院所盼。

开放融合,研学考察促进步

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学习先进的理念及方法,20181120-26日,“若水”学员去往香港和深圳进行为期一周的研学考察。此次研学考察内容安排紧凑,内容全面且具有深度,包括知名高校交流、水利工程参观、创业团队观摩等。在短短的一周内,学员们参访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与以河海大学香港校友会的崔琦会长为代表的在港优秀校友交流,学习港人的思维模式、工作态度与人生规划;考察了位于香港西贡的万宜水库与深圳第一大河茅洲河,通过参观水利工程、了解其规划建设等过程,深刻体会水利民生工程对人民生活的改善作用;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与蓝海湾孵化港,观摩入驻创业团队初期运行与研发成果;参观“大馆”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体会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城市文化建设,以及高速生活节奏、高昂生活成本以及巨大贫富差距带给内地城市的借鉴与思考。

创新进取,科研活动放异彩

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学术文化氛围的熏陶。“若水”学员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始终保持与校内外、国内外的沟通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展现学术风采。其中,刘为锋同学参加了2018822-25日在香港举办的第十届“应用能源”大会;曹青同学在2018127日举办的2018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联合年会研究生论坛中进行了汇报,并荣获二等奖,1226日下午在河海大学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上进行了《ENSO等气候因子影响下的区域雨季降雨特性及降雨预测研究》的汇报,仅有经过选拔的来自全校各学院的6位汇报人在青年论坛上进行了汇报;沈丹丹同学在20181216日举办的河海大学“博论坛下”研究生水科学论坛上,作了题为《A Method for Detecting Abrupt Change of Sediment Discharge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的汇报。

紧跟时代,政治学习葆先进

培养政治素质好,有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的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是“若水”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若水”学员坚持政治学习,围绕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2018124日,“若水”全体学员在黄志鸿同学的主持下,开展了对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研讨学习。会上,学员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积极参与讨论,对会议所传达的各项精神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及感悟:“教育是国之利器,百年大计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自己发展成为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综合性人才”;“作为在读的研究生,我们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狠抓创新,多出成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水”人才计划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我院将继续以培养基础扎实、志存高远、能担大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建设思路,进一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水文水资源学院  编辑:  审核:

最新动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