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针娘

发布时间:2014-02-17浏览次数:2090

杨针娘,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女,1936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侨, 1960年毕业于南京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先分配于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1961年初由中央水利电力部支援新建的冰川冻土研究机构来兰州。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杨针娘升任助理研究员转向冰川水文研究,主要承担水利部“中国水资源评价”任务中冰川水资源研究,同时完成总结性的《中国冰川概论》专著中“中国冰川融水径流及其对河流的补给作用”一节中的编写工作。她从冰川消融与辐射、气温关系研究入手,结合我国西部山区降水与冰川、雪线变化特征探寻融水变化的规律性,摸索出一套冰川融水资源的计算方法,由对西部山区冰川融水量及其对河流补给作用,提出了全面推算冰川融水数据,为国内外冰川和水文学界所广泛应用。她参与编著的《中国水资源初步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中国冰川概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独立撰著《中国冰川水资源》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另外还发表论文70多篇。伴随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杨针娘被提升副研究员(1986)和研究员(1990)。在冰川水文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以后,她又着眼于原处于空白状态的冻土水文。她选择祁连山北坡黑河上游东支冰沟海拔3400-4400米区域建立冻土水文实验点,先后坚持达11年(1984-1994)。观测项目包括基本气象观测场,5个不同坡向、不同海拔降水对比观测点、5个观测冻土活动层内地下水位、地温冻结与融冻变化试坑,流域源头积雪观测点、流域出口水文观测断面,还采集多种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另外利用天山冰川站,海拔3803-4393米空冰斗实验区进行比较观测,包括6个断面、14个水井观测点,观测冻土活动层的水位变化,冻结与解冻过程;水力参数(包括下垫面颗粒级配、产流率、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等)以及不同高度、坡向、下垫面为草地与水面蒸发观测等。根据祁连山的(11年)和天山(7年)实验流域的基本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山区产流机制之间的关系,各机制物理量本身如气温、地温、冻结、解冻、活动层内水位、冻结面等因素的时空分布趋势,以及上述因素对寒区径流的综合作用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寒区冰雪融水和降水径流的形成及其估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表明寒区径流(包括冰川作用区与冻土区)比冰川作用区径流是更为复杂的一种径流过程。杨针娘以其学术声望,曾被选为兰州市人大代表,长期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并被选为五届、六届政协常委委员,并承担社会工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百科全书、农业百科全书中有关冰川水文条目的编写。2013年12月,国际冰川学会授予杨针娘终身荣誉会员称号,她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中国人。该称号是国际冰川学会的最高荣誉称号,被授予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自1936年成立至2013年,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不超过12人,杨针娘也成为在世而获此殊荣的第7位科学家。

供稿:  编辑:  审核:

最新动态

关闭